2025年9月8日至28日,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23、2024级本科生圆满完成了为期三周的夏季学期课程。课程在延续学术深度与实践传统的基础上,首次系统性引入“职业讲座”模块,初步构建了“学术引领、实践驱动、职业赋能” 的多元化夏季学期培养模式。通过14场高水平讲座与贯穿全程的专业实践,学生们在夯实学科基础的同时,提升了职业认知与学术转化能力。
1. 多维视角构建学科全景,学术前沿引领专业探索
在本年度夏季学期,英语系教师们精心准备了六场学术讲座,系统覆盖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下的各专业方向,涉及翻译理论与实践前沿、文学经典与多元视角、中西文化对比与交流、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等话题。老师们注重理论深度与视野广度的结合,通过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学科体系的系统认知,更有效激发了他们对专业方向的深入探索兴趣。
2. 职业视野拓展发展路径,业界精英引领多元未来
此次夏季学期的亮点在于引入了六场职业讲座,特邀检察机关涉外法治专家、涉外公证机构负责人、涉外律师、创业公司负责人等多领域资深人士,深度分享行业智慧与实践经验。讲座内容紧密围绕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涵盖涉外法治、公证实务、创新创业、全球胜任力及体制内职业发展等多元方向。来自检察机关的专家通过真实案例解析涉外刑事检察职能;公证机构负责人与资深律师联袂呈现涉外公证实务与法律实务的融合;企业嘉宾深入剖析英语专业的创业优势;优秀校友从全球化视角阐释英语应用的发展趋势;高校教师系统介绍了体制内就业渠道的报考与发展路径。这一系列职业讲座为学生搭建了通往真实职场的桥梁,使同学们对“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发展前景形成了更为清晰、全面的认知。
3. 专四竞赛指导精准赋能,优秀学子传承备考经验
为提升专业学习与学科竞赛能力,本学期还特别设置了专四备考与竞赛指导两场专题讲座。优秀高年级学生代表分享了专四考试的复习方法与应试技巧,详细介绍了外语类竞赛的备赛要点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经验。这种以朋辈引领为核心的交流模式,增强了指导的实用性与针对性,营造了教学相长、互助共进的优良学习氛围,构建了良性互动的学风传承机制。
4. 专业实践推动学用结合,过程评价引导深度学习
本次夏季学期构建了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多元考核体系,将专业实践与创新考核机制紧密结合。在专业实践环节,学生被随机分为多个学科方向,在导师组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与汇报展示;各小组依次进行全英文汇报,锻炼了学生的学术表达、创新思维与临场应变能力,也体现了他们将讲座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综合素养。此外,过程性评价重点关注学术笔记质量与汇报表现,终结性评价则为基于讲座内容的开卷考试,学生在多个学科方向中基于兴趣自选题目作答、有感而发。这种多元考核方式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导向,强化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也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提供了持续动力。
随着夏季学期的圆满落幕,同学们不仅建立了更系统的学科框架,也在职业认知与实践能力上获得显著提升。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将持续完善“学术引领、实践驱动、职业赋能”的夏季学期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搭建更坚实的平台,开拓更广阔的发展路径。
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 津教备03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