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二部

李伟

2025-04-03

姓名:李伟

所在系、部:大学英语教学二部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中国文化英译;接受研究;流行文化、翻译与多模态;对外话语体系;翻译学



1.个人简介

李伟,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同济大学文学博士;参与国家或省部级课题2项,在《中国翻译》《外国语》《南方文坛》《中国文化研究》等发表CSSCI或其他检索期刊20余篇。


2.教育背景


2020.09-2024.09 同济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学方向);获文学博士学位

2023.05-2024.05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SC联合培养)


3.工作经历


2024.10-至今 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

4.教授课程

学术英语写作、中国传统典籍英译、文化翻译


5.学术科研成果

[1]吴赟, 李伟. 翻译方向性与中国文化对外翻译的研究面向[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2(6): 99-109.

[2]李伟, 颜海峰. 中国武侠小说英译的译者行为批评分析——以《射雕英雄传》(卷一)郝玉青英译本为例[J]. 中国文化研究, 2022(1): 162-171.

[3]吴赟, 李伟. 中国文化的视觉翻译:概念、议题与个案应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2): 84-92+178.

[4]李伟, 骆潇洋. 翻译知识体系构建的有益尝试——读《现代翻译知识史》[J]. 中国翻译, 2020(3): 78-84.

[5]邵璐, 李伟. 刘震云小说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接受[J]. 南方文坛, 2020(6): 98-105.

[6]李伟. 翻译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公共领域翻译》述评[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2): 116-121.

[7]李伟, 颜海峰.中国古代钱币术语英译策略研究[J]. 中国科技术语, 2020(6): 94-99.

[8]李伟, 颜海峰.术语管理实践的行业模式探索——《术语管理指南》述评[J]. 中国科技术语, 2020(3): 40-43.

[9]李伟. 垃圾分类术语英译现状探析[J]. 中国科技术语, 2020(1): 32-37.

[10]李伟. 语言文化表征视角的视听翻译研究——《视听翻译中的语言文化表征》述评[J]. 中国外语研究,2020(1): 115-119+126.

[11]李伟. 数字化时代翻译生产模式创新——《众包与在线协作翻译》述评[J]. 东方翻译, 2018(4): 89-93.

[12]李伟. 翻译断代史研究之“三景”——评《十九世纪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史》[J]. 民族翻译, 2018(4): 84-89.

[13]李伟, 刘禹. 众包翻译规范体系研究[J]. 外语教育研究, 2019(4): 41-46.

[14]李伟. 基于众包模式的翻译教学实践平台设计与应用[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2): 90-97.

[15]李伟. 影视文本翻译的译后编辑模式研究[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4): 29-37.

[16]李伟, 张华慧. 改革开放40 年中国翻译教学研究[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9(6): 97-105.

[17]李伟.开放式景区语言景观调查研究——以哈尔滨市中央大街及附近景点为例[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11): 117-122.

[18]李伟, 刘禹. 孔子学院英文网站的语言服务能力探析——以25所美国孔子学院的英文网站为例[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 32-37.

[19]李伟. 本地化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构建——《本地化项目管理》述评[J]. 翻译论坛, 2019(1): 85-90.

[20]李伟. 国内翻译研究社会学途径的可视化分析[J]. 翻译教学与研究(第六辑),2020: 204-221.

[21]李伟. 视听翻译研究:课题与方法——《快速发展的视听翻译》述评[J].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3(2): 274-281.


6.奖励与荣誉

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同济大学先锋党员、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多项荣誉


7.联系信息

办公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雅观路135号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33-366

邮箱:wei_li@tju.edu.cn


 

下一条:董 礼

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 津教备03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