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我院召开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会

2021-12-15

为了提升课程任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更好地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搭建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平台,2021年11月12日,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举办了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会,邀请第一批和第二批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进行经验分享与交流,并组织第三批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进行中期汇报。经验交流会由学院分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陈大中主持,分管研究生教学的副院长刘家骥、学院各教工党支部书记、各系部主任和教师代表参加了交流、讨论。

大学英语教学一部主任江滨代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团队分享了建设经验。江滨分享了自己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交流了做法。例如,从中国的文字、文学、历史的发展等方面弘扬中国文化;从中西文化对比,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为切入点增强师生的中国文化自信。在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式方法方面,着力从语言、思维、价值观、文化导向方面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通过主题内容思政育人、榜样力量思政育人、文化比较思政育人。同时,分享了一些尝试性的做法,如联合学生党支部开展以用英语畅谈中国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党日活动,采用不同形式用英语讲述中国美食、趣味知识问答、竞猜中国成语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已积累了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

研究生外语教学部副主任肖振凤就“学术交流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情况进行了交流。在英语学术报告、学术演讲、学术会议中,传授学术英语中通用的核心技能,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深入思考,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育人目标融为一体,构建了“教师-教学方式与目标-教材与教学内容”为整体的课程思政模式,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开展主题式教学,如选取转基因食品专题,实现科学伦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选取前沿科技专题,着力从科技创新、科研诚信、奉献与服务角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中文系王祎分享了“中国传统文化撷英”课程思政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王祎从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的角度,从课程的总体设计、课程的思政教学实践、课程的特色与创新、课程的评价与效果四个方面介绍了课程思政建设一些做法。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位;联系现实生活,发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掌握宏观与微观、历史与逻辑的学习方法,形成批判地继承知识的思维习惯。在每节内容的具体指点中,对学生开展知情信意行,即“知理论、明世事、强自信、增使命、塑品格”五个维度能力的提升。

文学院党委书记马小宝从理论建设的角度,承担了课程思政理论研究类项目“文科通识类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以《关于“课程思政”的三点讨论》为题进行了经验分享。从课程思政的概念建构、课程思政的学理和机理、课程思政的主体自觉三大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教育理念方面,遵循课程内在逻辑与课程教育性提升。提出了与思政课比较而言的三个特点,并从教师个体和教工支部的角度分析了课程思政由自发到自觉的建设路径,通过以身立教和主体修养、育人自觉与课程提升、教学设计与组织、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等途径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

随后,学院对本院教师承担的第三批课程思政建设项目进行了中期考核,项目负责人提交了中期考核材料,并汇报了建设现状和下一步建设计划。中文系魏静就“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进行汇报,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元素等方面陈述了课程建设进展。语言科学研究中心陈鑫海就“《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通识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汇报。学院就下一步建设计划提出了建议,要求课程负责人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实现课程的价值引领和育人功能。

与会教师就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重点、方式方法进行了讨论。学院鼓励各系部教师从不同课程的特点出发,不断挖掘课程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增强课程思政意识并付诸教学实践。

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教工党支部、各系部的教师已积极行动起来,投身于课程思政建设中,学院的课程思政建设氛围日益显现。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召开秋季学期工作布置会 下一条:喜报:天津大学学生在“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大赛斩获佳绩

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 津教备03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