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春晖大讲堂 | 董晓波:区域国别研究与外语学科新发展--全球视野下的智库建设与人才培养

2025-03-31

>>春晖大讲堂

  外国语学院开设“春晖大讲堂”,邀请众多专家学者讲座交流,多维度、多视角探讨当今学术前沿,激发学术争鸣和思想碰撞,帮助全院师生拓展学术视野,营造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院整体教学科研水平。


3月28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特邀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董晓波教授担任“春晖大讲堂”第十四讲的主讲嘉宾,本次讲座以“区域国别研究与外语学科新发展——全球视野下的智库建设与人才培养”为题,系统剖析外语学科在新时代的使命重构与发展路径。学院党委书记张文礼、副院长刘家骥及师生5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讲座。

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家骥主持。

董晓波教授立足新时代背景,从当前外语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切入,系统阐述了国家战略视域下外语学科的发展路径,并深度剖析区域国别研究与外语学科的重要联系。

首先,董教授以当前外语学科困局导入,阐述了国家视域下的外语战略,并着重指出社科理论研究应充分发挥三支笔的作用:一是做强学术研究,二是做优理论阐释,三是做实决策咨询。他特别指出,新时代外语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后两者的运用,既要做好学术研究这一潜功,也要做好理论阐释这一显功,更要发挥决策咨询这一实功

其次,董教授阐述了智库研究与国家发展战略的紧密联系。他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肩负起为党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的责任;外语教师则应充分认识智库研究的重要性,积极推进自身转型,为学院专业改革储备师资力量,助力国家优秀外语人才培养。

最后,董教授将外语学科发展、智库研究与区域国别研究有机结合,提出要整体推进以外语学科为主导的区域国别研究。他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外语学科在国际传播与国际安全领域的实际应用,不仅帮助师生开拓了外语学科发展的新视野,更引发了关于区域国别研究与外语学科创新融合的系列思考。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中,与会师生与董晓波教授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讨论内容涵盖学术研究切入点的精准定位、定量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创新路径、科研选题的战略思路以及国家社科项目申报的关键要素等多个维度。




主讲人简介:

董晓波,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治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高校百强智库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一带一路”法治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比较法学》辑刊副主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一般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十多项,在施普林格(Springer)等国内外一流出版集团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十多部,主编教材、译著七十余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Nature及SSCI, A&HCI,CS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两百多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一百五十多篇(其中《光明日报》整版11篇),多篇智库研究报告获省部级肯定性批示。






下一条:天津大学全球南方研究院联合承办第五届“中国区域国别学50人论坛”

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 津教备03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