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迎新大会暨2025级社会科学试验班新生开学典礼在北洋园校区地震大装置茅以升报告厅隆重举行。350余名新生齐聚一堂,正式成为天津大学百卅“实事求是”精神的传承者和见证者。建筑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各学院领导及师友导师代表出席典礼。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正式启幕。全场师生高唱国歌,激昂的旋律响彻会场。
外国语学院院长王立松对2025级全体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并提出三点期待:一是要从“校史”中立德,传承天大“敢为人先”的精神基因,依托全国首个全球南方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勇担使命;二是要从“专业”中立志,深刻认识区域国别学等交叉学科的重要性,利用学院搭建的“英语+区域国别学”等多元平台,在“文科+AI”交叉领域开展机器不可替代的研究;三是要从“时代”中立行,永葆用语言传递情感的共情力、用文化搭建桥梁的创造力、用专业理解世界的思辨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他寄语新生以“语通世界”为舟,以“文化交融”为锚,以“天大特色”为翼,做北洋大学堂第130代文明传承者,在数字人文的浪潮中书写青春华章。
研究生导师代表外国语学院冯卉老师围绕“在AI时代活出不可替代的独特性”主题,向新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训练个人“小模型”,培养无法被算法归类的思维与创造力;二是拒绝标签化,以“多模态”姿态探索多元可能;三是视舒适圈为可扩展的“大帐篷”,在突破中成长。冯老师鼓励新生不做信息搬运工,而要成为思想的构建者,在学校完成人生操作系统的重要升级,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新生师友导师代表法学院曾艳老师向2025级新生致以诚挚欢迎,祝贺他们开启大学新篇章。她表示,为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师友导师们将扮演三个角色:作为“同行者”答疑解惑,作为“支持者”鼓励探索与试错,作为“参谋者”助力长远发展规划。同时,寄语新生秉持“求实、开放、担当”的精神,真诚求学,拥抱体验,锤炼担当,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时光。
典礼上,学生代表围绕人文学科在新时代的使命分享了思考与实践。
2024级硕士生胡鑫结合科研与志愿服务经历,勉励新生既要“静心”钻研,也需积极交流;既要做好“小”岗位,也要胸怀“大”世界。
2025级本科新生代表社会科学试验班许锦怡讲到人文学科应成为AI时代的“价值锚点”,以人文温度校准技术方向,践行强国使命。
2025级研究生新生代表黄薇璇认为译者应善用技术而不被替代,守护文化特质,让校训在不同语言中传递同等价值。
开学典礼在校歌声中落下帷幕,歌声回荡、初心弥坚。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希望同学们砥砺前行、矢志报国,让青春的航船在殷切嘱托的指引下破浪远航!
上一条:市社科联智库工作部周博文同志莅临指导咨政报告写作 下一条:塞内加尔谢赫·安达·迪奥普-达喀尔大学代表团到访外国语学院和全球南方研究院
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 津教备03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