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位点设立与学科定位
在当前全球格局深刻变革、全球南方合作日益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国别学研究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使命。天津大学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于2025年9月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是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本学科聚焦“全球南方”研究,致力于通过对象区域或国家的综合性、交叉性研究,建立全球知识体系,助力中国知识的全球化传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学术支撑。
二、学科体系与研究方向
本学科充分发挥天津大学学科优势,深度融合外国语言文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资源,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新文科”交叉研究体系。本学位点突出理论方法与区域应用相结合,下设五个二级学科方向:
⟡ 区域国别学理论与方法
学术带头人:王战教授
⟡ 区域国别专题研究(区域国别法专题)
学术带头人:薛杨教授
⟡ 区域国别比较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学术带头人:王立松教授
⟡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国际传播与文明互鉴)
学术带头人:陆小华教授
⟡ 全球与区域治理(科技政策与全球治理)
学术带头人:柳洲教授
三、师资力量
本博士点汇聚了一支高水平的跨学科导师团队,现有来自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新媒体与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部、智能与计算学部、天津师范大学共17名博士生导师为核心的跨学科师资团队,学科带头人为王战教授。2024年王战教授主持申报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标志着本学科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团队学科背景多元,涵盖外国语言文学、法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多个领域,确保了对全球南方研究的全方位覆盖。
四、培养体系与教学资源
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区域(国别)通+领域专”为目标。重视对象国语言学习与运用,开设英语、日语、法语、俄语、德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课程;重视海外田野调查和国情调研,建立覆盖全球南方主要国家的实地调研基地;重视学科交叉与融合,通过跨学科导师组制度保障培养质量。
五、国际合作与社会服务
本博士点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与摩洛哥、塞内加尔、越南等全球南方国家高校建立人员交流合作,定期组织师生代表团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的中资企业与高校,推动“一带一路”产学研协同与项目实地对接。通过“中阿大学联盟”“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等平台,深度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
在社会服务方面,本学科积极发挥智库功能,为华为、中交集团等中国跨国企业提供风险评估与涉外法律保障,助力企业海外发展。同时,通过参与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大型活动,不断提升学科社会影响力。
六、全球南方研究院
天津大学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主要依托全球南方研究院(挂靠外国语学院)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天津大学全球南方研究院成立于2024年9月29日,是全国首家专注于全球南方研究的高校学术平台,由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任院长、外国语学院英才教授王战任执行院长。全球南方研究院下设四个研究中心:
· 法语国家研究中心
· 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
· 东亚研究中心
· 美印研究中心
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全球南方可持续发展与人才培养论坛”“提升全球南方声量与传播格局重构"论坛等重要学术活动,发起成立了“全球南方学术研究共同体”,并发布了“全球南方学术研究倡议”。
七、发展愿景
天津大学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将始终秉持“全球视野、南方智汇、天大担当”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复合型高端人才。未来,本学科将继续深化全球南方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优化学科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天大品格”的区域国别学教学研究领航中心而不懈努力,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天大智慧。
下一条:常 慧
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 津教备03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