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春晖大讲堂 | 王华树:GenAI时代大语言模型技术发展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2025-03-08

>>春晖大讲堂

  外国语学院开设“春晖大讲堂”,邀请众多专家学者讲座交流,多维度、多视角探讨当今学术前沿,激发学术争鸣和思想碰撞,帮助全院师生拓展学术视野,营造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院整体教学科研水平。


3月8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华树教授做客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春晖大讲堂”,应邀在160报告厅作题为“GenAI时代大语言模型技术发展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的讲座,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张文礼、院长王立松、副院长刘家骥参加了本次讲座。参加本次讲座的除了外国语学院师生,还吸引了包括机械学院、精仪学院、建工学院、化工学院、环境学院、理学院、智算学部等10余个学院(学部)的师生。

讲座由院长助理、研究生英语教学部主任武玉莲主持。

讲座中,王华树教授从具体的翻译案例出发,详细演示了利用大模型进行翻译时提示词的具体使用方法、提示框架的多类型适用并深入剖析了提示工程的原理。通过演示,王教授讲解了大语言模型在学习、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展示了如何利用AI辅助教学,提升学习效率。基于此,王教授更进一步地展示了GenAI时代语言服务岗位的变化、对新型翻译人员的要求,启示我们在GenAI时代要将翻译与AI技术融合发展。此外,王教授还前瞻性地分析了大模型运用中遇到的伦理问题,为在场师生打开新的思考维度。

讲座最后,王教授与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解答了关于AI翻译与翻译行业人才培养、GenAI在教学中的应用等师生关注的问题,他倡导辩证地使用数字技术,强调“取势、明道、善法、御术、精器”的重要理念,指导师生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学会生存,快速进化,学会“诗意栖居”,实现人机共生、美美与共的理想。

本次讲座为天津大学师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GenAI时代翻译技术发展的机会,加深了师生对大语言模型在翻译实践中应用的理解,更为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提供了跨学科交流的平台,启发大家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对语言学习、翻译研究和学术发展的新思考。



主讲人简介:

王华树,翻译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翻译家联盟(FIT)技术委员会成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37/SC3)术语资源管理工作组专家,《中国科技术语》《中国科技翻译》《上海翻译》编委等。多年来致力于推动翻译技术产学研的生态融合,在《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外语界》以及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等期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出版《翻译技术研究》《翻译搜索指南》《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研究》《翻译与本地化项目管理》等十多部著作。




上一条:春晖大讲堂 | 赵蓉晖:区域国别研究与外语学科新发展 下一条:春晖大讲堂 | 加快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 投身新时代国际传播实践

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 津教备0316号